首页» 本科生教育» 教学成果» 典型案例» 优秀大创» 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甲骨文摹本自动生成技术研发

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甲骨文摹本自动生成技术研发

立项年份:2024

项目成员信息:                                          指导教师信息:

郭翔裕-20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邬俊-副教授-计算机视觉基础,

卢一杰-20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搜索与推荐算法

李宽荣-20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项目简介

习总书记强调:“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高质量的甲骨摹本是甲骨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但甲骨拓本数量多,摹本制作艰辛且耗时长,导致摹本制作效率低。本项目致力于科技赋能甲骨摹本制作,拓展计算机视觉研究新领域。

1.整体思路

通过浏览甲骨网站,走访国家图书馆,共收集拓本10436张,摹本2368张,构建首个甲骨拓本-摹本数据集;

2.收集数据

使用预训练+精训练两步走的方式充分利用数据训练,研制出首个甲骨拓本-摹本风格转换模型,判别器模型准确率达到99.90%,实现高质量的甲骨拓本-摹本转换;

3.模型原理

4.部分实验结果

经过安卓平台的两次软件迭代,解决手机CPU运算处理慢的问题,借助服务器快速处理拓本图像,生成摹本图像并返回结果,提升摹本制作的效率。

5.安卓制作流程

项目拓展了计算机视觉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为甲骨学研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工具,并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甲骨文化体验途径。

 

项目创新点:

1.构建了首个甲骨风格转换(拓本-摹本)数据集

2.研制了首个甲骨风格转换模型

3.开发了首个移动端甲骨摹本生成应用程序。

                                                                        

项目成果:

郭翔裕(负责人)、卢一杰、李宽荣:获“2023Google中国教育合作计划-学生发展项目” 暨“2024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项目名称:甲骨文摹本自动生成方法设计及其移动应用程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