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2024级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25-04-21 阅读次数: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管理办法》要求,经计算机学院转专业与大类专业分流工作组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
一、转专业报名资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4个专业(方向)接收转专业的本科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
对跨专业(类)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且未受过纪律处分或受过纪律处分已解除、无违反学术诚信、身体条件符合转入专业要求的2024级在校本科生(含因休学、保留入学资格等原因编入2024级且未参与过转专业的学生),最多可以提出两次转专业申请。第一次一般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一般在二年级第三学期,由本科生院统一组织。转专业成功被接收的学生,不得再次申请转专业。
招生时特别规定的学生,转专业将受到相应限制,其余受限制情况详见自2024年开始施行的《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管理办法》第九条。
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可参照自2024年开始施行的《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管理办法》第四章特殊程序执行。
二、录取原则
在第一次(一年级第二学期)的转专业工作中,第一学期以百分制记载成绩的课程无不及格记录,且第一学期加权平均成绩居于大类(专业)排名前5%的学生具有转专业的优先资格。具有转专业优先资格的学生免于数学测试,并由申请转入学院优先接收。学院在接收人数限额内优先接收具有转专业优先资格学生,且不受接收人数上限限制。
其他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物理和数学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均须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数学测试,考试时间为2025年5月8日(星期四)下午14:30-17:00,考试大纲详见附件1,请务必预留好相关时间,考试地点另行通知,请保持手机和邮箱畅通。
此外,学院还将组织考核,对其他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能力考察,最后依据综合分值确定录取学生名单。
在第二次(二年级第三学期)的转专业工作中,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专长、学业等情况进行报名,各专业拟接收人数不超过该专业基础人数的5%。学院将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开展考核,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本科生院审核。
(一)入围复试考核基本条件
第一次申请转专业(除优先资格)的学生应满足:
1.数学测试达到统一划定的合格线。
2.依据申报学生第一学期的加权平均成绩,按照学生申报专业排名,根据入围复试学生人数上限确定名单,入围的学生方可进入复试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围学院复试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学院专业分流基础人数的35%,其他三个专业入围学院复试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学院专业分流基础人数的40%。各专业入围复试的学生比例将根据各专业学生报名情况和转专业接收名额上限动态调整。
第二次申请转专业的学生统一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能力考核,依据考核成绩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考查办法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除优先资格)需参加本院组织的线下面试,每位学生面试时间5分钟,学生自我介绍不超过1分钟。
面试将综合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科基础和培养潜力等多方面的内容。
(三)录取规则
在第一次转专业工作中,学院将依据学生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按各专业分配名额顺序确定录取学生资格。综合分值的计算办法如下:
综合分值 =加权平均成绩 + 数学分值 + 面试分值
其中,
加权平均成绩为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的加权平均成绩,满分100
数学分值为数学测试成绩×2/3,考察学生转专业的数学能力,满分100
面试分值为综合考察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和认知等相关知识,以及学生的学科基础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得分,满分100
综合分值相同时,将按照面试分值、加权平均成绩的优先级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以此确定学生的录取资格。
面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将不予录取。
(四)其他说明
学生申请并成功转入计算机学院各专业后,学院会依据培养方案中前两个学期要求的课程开展课程替代工作(具体内容另行通知)。
除此之外,针对未修读及不能申请替代的课程,转专业学生需要自主选课并进行补修。补修课程与计算机学院当年开课年级的本科生同步修读,课程讲授内容、讲授方式、分数构成及评分标准等与当年开课课程保持一致。
三、联系方式
1. 咨询电话及邮箱:010-51685697、tshan@bjtu.edu.cn
2. 投诉电话及邮箱:010-51688189、chyfan@bjtu.edu.cn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科负责解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科
2025年4月21日